首页
赛事报名
主会场(仅限境外人员报名) 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人员晋段考评 中老年太极拳交流专场 春秋永年杯太极拳专场 武术散打专场 精武传统武术专场 青少年武术专场 龙身蛇形专场 八卦掌专场
迎武博
系列活动
上武文化
会徽 核心图形 奖牌 吉祥物
展览
展区规划 展商介绍 展览预约
服务
赛场介绍 交通指南 酒店推荐 文旅推荐 机票优惠
赛事影像
合作
诚邀合作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

竞赛规程(仅限境外人员报名)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2025年9月18日至23日在上海市举行。

二、指导单位

国际武术联合会

三、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

四、承办单位

上海武术院(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上海市武术协会、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局、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五、支持单位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六、运营单位:

         上海国龙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七、媒体支持: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中华武魂》工作室

八、参赛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主管部门)、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各体育院校,各武术之乡;

承认并遵守中国武术协会章程的境内武术组织;

承认并遵守国际武术联合会章程的各国家或地区武术团体、武术组织。

九、竞赛项目

(一)规定项目

长拳类:长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第一、第二、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初级拳术(一路、二路、三路);少年规定拳。

南拳类:南拳、南刀、南棍(第一、第三套国际竞赛套路)。

太极类: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第三套太极拳、太极剑国际竞赛套路。

(二)传统项目

1.传统拳术

太极拳类: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及其它传统太极拳(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南拳类:咏春拳、五祖拳、洪拳、蔡李佛、地术拳、鹤拳、其它南拳(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其它拳术类: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查拳、华拳、炮拳、红拳、花拳、少林拳、武当拳、武当太乙拳、峨眉拳、其它传统拳术(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2.传统器械

单器械:刀、剑、棍、枪、朴(大)刀、匕首、鞭杆、杖、棒、拐、铲、叉、太极扇、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武当剑、南刀、南棍、其它单器械(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双钩、双匕首、双钺、其它双器械(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软器械:九节鞭、双节棍、三节棍、流星锤、绳镖、其它软器械(请在报项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和套路名称)。

(三)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四)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五)专场项目

武术散打专场、武术青少年套路专场、武术中老年人太极拳专场、精武传统武术专场、“春秋永年杯”太极拳专场、龙身蛇形专场、段位考评专场(含境内、境外)(专场比赛竞赛规程另附)

十、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团(队)可报团长1人,领队1人,教练2人,医生1人,运动员和观摩人员人数不限。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拳术1项、器械1项。可兼报对练和集体项目。

(三)每队限报对练1项,编组限2人或3人,男、女可混合编组,不设年龄组别。

(四)每队限报集体项目1项,人数不得少于6人,男、女可混合编组,不设年龄组别。

十一、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24)》及相关补充规定。

(二)42式、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6年编印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1991年编印的《太极剑竞赛套路》。

(三)完成套路时间:

1.传统拳术、器械不超过2分钟(太极拳类项目除外)。

2.太极拳不超过4分钟。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太极器械不超过3分钟。演练至2分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4.对练项目不少于40秒,太极拳对练不超过3分钟

5.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不得增减和改变动作。每增减一个动作或每改变动作一次,均扣0.1分,累计扣分。裁判长吹哨之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

6.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须配乐(自备音乐),音乐伴奏中不能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裁判长扣分0.2,未配乐者,由裁判长总扣0.2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播放音乐。

(四)组别设置

儿童组(A组):11岁及以下(2014年1月1日之后出生者);

少年组(B组):12岁至17岁(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者);

青年组(C组):18岁至39岁(198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中年组(D组):40岁至59岁(1966年1月1日至1985年12月31日出生者);

老年组(E组):60岁及以上(196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者)。

十二、录取与奖励办法

(一)规定项目

按各单项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优秀奖10%,颁发证书。

(二)传统项目

按各单项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优秀奖10%,颁发证书。

(三)集体项目

按拳术类、器械类(拳术和器械混编项目归器械类)设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获奖牌匾,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录取比例均按照实际参赛队数,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

(四)各单项各组别男、女报名人数在5人(含5人)以下时,按同年龄相近项目合并,同年龄相近项目组别合并如仍不足5人,则按同项目相近年龄组别合并,男、女分别录取。

(五)专场项目按各自的单项规程执行。

十三、段位申报

本届比赛专场(境内组)个人成绩可作为认定武术段位1-6段技术免试依据。凡比赛成绩和资格达到晋升相应段位的参赛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向所在地段位制办公室进行申报或通过“中国武术APP”线上申报,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2024)》及相关文件规定完成赛后段位认定工作。

针对境外参赛运动员在赛期另行组织开武术段位考评工作,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十四、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报名网站:http://shanghai.justtool.com,报名服务电话:18064684229。

2.报名时间:2025年5月18日至8月18日24:00,逾期不予受理。

3.本次比赛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请各参赛队由领队统一在规定时间前完成网上报名,并将所报人员身份证(护照)复印件、2寸证件照片(白底,jpg,png格式均可,大小不超过5M)、责任声明书(手写签字)拍照上传至报名网站。

4.请各参赛队网上报名成功后,从报名平台下载本队报项表,用A4纸打印后加盖单位公章,并以扫描件或PDF版形式发送大会组委会邮箱(shwsexpo@163.com),相关报名资料的纸质版原件,请于领队会时提交组委会。

(二)报到

请各参赛队于9月18日报到,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十五、经费

(一)报名费:单项每人每项200元,每增加一项需再支付100元,以此类推;集体项目每项500元,请于报到时一次性交付组委会。

(二)大会统一为参赛运动员购买赛会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食宿:大会提供会务合作酒店,但不统一收取食宿费,运动队需自行办理入住。酒店详情见补充通知。

十六、裁判员

(一)裁判员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24)》执行。

(二)裁判员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另行通知。

十七、联系方式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张燕、吴桐宇

电  话:86-021-62533120,15618338158

电子邮箱:shwsexpo@163.com

通讯地址:中国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120号

邮政编码:200433

十八、其它

(一)运动员须签署责任声明书(见附件)。

(二)运动员比赛服装和器械自备。必须穿着武术传统形式的武术服装和武术鞋。

(三)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到检录处等候。

(四)检录三次未到者,按弃权处理。

(五)此规程、报名表和规则可在中国武术协会官网(http://www.wushu.com.cn)和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官网(http://www. shwushuexpo.com)下载。

(六)规则和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组委会。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责任声明书

  • 首页
  • 赛事报名
    • 主会场(仅限境外人员报名)
    • 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人员晋段考评
    • 中老年太极拳交流专场
    • 春秋永年杯太极拳专场
    • 武术散打专场
    • 精武传统武术专场
    • 青少年武术专场
    • 龙身蛇形专场
    • 八卦掌专场
  • 迎武博
    • 系列活动
  • 上武文化
    • 会徽
    • 核心图形
    • 奖牌
    • 吉祥物
  • 个人中心
技术支持:赛会通
ENGLISH